量子光学专业委员会2016年工作总结 1. 第十七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于8月5-8日在兰州召开。

会议由量子光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兰州大学物理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00余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会议,是历届参会人数最多的一次。量子光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天才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

会议共组织了6个大会报告:“量子力学佯谬及二次量子革命”(中国科技大学郭光灿院士);“薛定谔猫与宏观量子叠加性”(华东师范大学张卫平教授);“量子纠缠网络的实验研究”(中国科技大学李传锋教授);“Experimental realization of a two-dimensional synthetic spin-orbit coupling in ultracold Fermi gases”(山西大学张靖教授);“Harnessing single photons in quantum technology”(南京大学马小松教授);带增益回音壁光学微腔及其应用(清华大学龙桂鲁教授)。

会议分三个专题进行交流,并安排了张贴报告会场。会议共交流论文256篇,其中,大会报告6篇,分会口头报告132篇,张贴报告118篇。会议印发了论文摘要集。会议论文涉及量子光源的产生及其应用、量子密码的关键技术、冷原子的量子光学、表面等离子体等的微纳光子学、线性光学量子信息处理、量子力学非局域性、热光成像等。

会议期间,英国物理学会(IOP)北京代表处吕铭方教授介绍了量子光学类学术论文在IOP的出版情况;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吴令安研究员主持了量子光学专有名词汉语翻译标准讨论会。

本次会议共评出优秀研究生口头报告一等奖4名、二等奖8名,优秀张贴报告11名。

2. “2016 China-Australia Quantum Control Workshop”于9月25-28日在合肥召开。

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郭光灿院士和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郭雷院士共同担任会议主席。来自中国(含香港地区)和澳大利亚的约100位学者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承办。会议网站:http://lqcc.ustc.edu.cn/CAQCW16/

3. “量子计算”论坛于10月21-23日在合肥举办。

本次论坛由郭光灿院士发起、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郭光灿院士、郭雷院士、复旦大学许宁生院士、南京大学祝世宁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刘明院士、中国科学院软件所林惠民院士,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网络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东南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74位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数理学部负责人,中国科技大学管理部门的代表,以及中国科学杂志社、中国科学报社的记者也参加了会议。

本次论坛旨在交流研制通用量子计算机所面临的困难,当前进展及未来发展途径。量子计算研究是后摩尔时代的必然产物,是一项颠覆性的科学技术,将给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带来巨大改变。当前是量子计算机研究从百家争鸣到集中到少数体系的转折点,是抢占量子芯片原始技术积累的关键时期,召开此次论坛,研讨相关问题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分析国内外量子计算机研制的最新进展和面临的主要困难的基础上,给出我国量子计算机研制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途径,对我国迎接这场量子技术革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论坛重点关注了半导体量子计算、集成光学量子计算、超导量子计算、拓扑量子计算、量子算法和量子程序等五个方面。针对上述体系的物理比特构造、逻辑比特演示、量子程序设计、量子算法和实际应用以及下一步发展趋势等主要问题展开了相关研讨。

4. 第六届全国原子分子光物理青年科学家论坛于10月28-30日在合肥召开。

论坛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发起、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承办,约100位活跃于相关领域科研一线的青年学者参加了论坛。论坛的具体方向包括:微纳光子学、量子光学、非线性光学、原子分子谱学、冷原子冷分子、光频标、超快强场激光物理等研究领域。报告分口头报告和张贴报告两种形式。

5. “2016量子模拟学术报告会”于11月18-20日在武汉举行。

会议由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南京大学联合承办,中国科技大学周正威教授和南京大学朱诗亮教授共同担任会议主席。会议以邀请报告的形式交流讨论了量子模拟领域的最新学术进展,并探讨了远景发展。来自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山西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所等单位的约60位学者参加了会议。

6. 10月29日,量子光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天才教授在西南大学附中做科普讲座,约300名高中学生聆听了讲座。

 

分支机构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603邮政信箱(100190) 电话/传真:010-82649019